
陜西省關中地區去冬今春受霧霾頻擾,今年春季雖然有所緩解,但臭氧和二氧化氮污染問題又逐步顯現。如何破解重重難題?日前,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首次召開“陜西關中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專題專家研討會,專家們建議應成立更高級別聯防聯控專項工作組,統一發布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車輛限行全省統一限號。
措施成效不佳原因何在?
區域內各地市聯手防控不到位
西安、咸陽、渭南、寶雞、銅川、楊凌等市區所在的關中地區,是陜西省的核心區域。2016年末至2017年初,關中地區連續遭遇重污染天氣,對此陜西省采取了諸多舉措,2014年至2016年,關中地區燃煤消費呈逐年下降之勢,規模以上工業燃煤消費分別削減428萬噸、377萬噸、177萬噸。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超過52萬輛,實行冬防期“禁土令”,實行火電機組脫硫脫硝改造,嚴禁秸稈燃燒,煙花爆竹燃放逐年減少等。
為何在綜合施策的同時,關中地區2016年空氣質量仍出現了下滑?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曹軍驥認為,關中地區的污染事件通過模擬結果,基本上污染過程是同步的,且污染特征盆地顯著。突出污染有工業排放、冬季燃煤排放、粉塵、生物質、揮發性有機物及機動車尾氣排放。
曹軍驥對京津冀地區聯防聯控案例進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碎片化的區域行政,是制約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的制度性根源。關中地區當前重污染應急存在三個問題:聯防聯控不到位,如機動車限行限號存在地域差異;關中各地市應急措施不統一,管理混亂;關中地區重污染預警預報體系仍不完善。
改善空氣質量有何良策?
省政府牽頭聯防聯控
近年來,地理地勢影響下的區域性大氣污染特征日益明顯,關中地區單獨城市改善空氣質量的努力已逐步顯現出其局限性和有限性。同時,關中地區獨特的地形地貌,決定了關中各市區空氣質量同步性和相似性的特征。
專家建議,陜西關中地區大氣污染防治要成立以省政府牽頭的聯防聯控專項工作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全省統一發布執行。
“區域大氣污染控制是區內政府共同的責任?!辈苘婓K建議,關中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在主體機制和工作機制方面都要進行細化的管理,構建合作管理的工作方式,統籌區域污染防治,同時建立工作評估機制。
“針對關中地區共有的大氣污染問題,要形成共有的政策,共同執行?!蔽靼步煌ù髮W教授沈振興認為,對機動車、燃煤等突出問題,關中各市要同防共治,還要注重長效措施和短效措施的結合。在冬季供暖之前,向社會公布常態化政策,提前預防。同時,關中大氣污染防治要根據不同情況,進一步理清楚各地市的污染源清單,然后對癥制定不同的政策并實施。
陜西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陳潔認為,聯防聯控是必須的,在機動車限行、企業停工、停產、限產等方面實現條件統一,同步應對。主要的應急標準要一致,不同城市的措施要統一,她建議,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組織聯席會議,協調解決聯防聯控相關事宜;實施聯防聯控應“統一標準、統一措施、統一要求”,按照“一個標準、一把尺子、一個號令”,推進污染同步治理,有利于實現從點源污染到區域污染的同步管控。
哪些方面還有潛力?
關中各市應建污染源清單
陳潔表示,關中地區電力、水泥、焦化等產業較多,而且散亂污企業影響較大。聯防聯控中應對機動車進行統一限號。同時,柴油車所占比重不多,但其排放的污染物卻占到80%,因此應該加強低速及載貨柴油車治理。
沈振興認為,進行大氣污染防治應該一城一策,建議關中各市根據具體產業狀況,建立自己的污染源清單,根據清單對污染物進行有針對性治理。
在體系建設方面,沈振興建議關中城市建立更高級別的管理機構,負責應急響應的發布調整和解除。此外,西安市環科院副院長李澍建議,西安市運營車以及公交車等應率先電動化。
陜西省環保廳副廳長郝彥偉說,今年全省的大氣治理任務就是以關中為重點的聯防聯控工作,構建大西安和其他各地市的應急措施同步化,重點針對目前關中地區標準相同但是統一的防治措施不到位問題。其中涉及到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西安市先進行了高標準應急試點,強化了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的可操作性。下一步要在試點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實現關中各地市統一。此外,統籌考慮涉及區域規劃、城市定位、工業布局、能源結構等多方面內容,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盡最大可能減輕氣象條件導致的不利影響。(據中國環境報)
COPYRIGHT ? 2015 陜西環保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技術支持:陜西環保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347號 陜ICP備15009596號-1